摘要
-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中国能源报2025年的新栏目——“能聊能说”开栏啦,我们的
产品介绍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中国能源报2025年的新栏目——“能聊能说”开栏啦,我们的编辑记者将围绕能源热点重点话题等,与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新闻报道和日常观察中的体会和思考、感悟和心得。首期推出“农村能源革命少不了乡土智慧”,请大家积极留言,和我们大家一起开怀畅聊!
没错,农村的年味很浓——在黄土高原的窑洞里,炊烟从土灶台升起,厨房里飘散出煎炒烹炸的香气;在东北雪原的村落里,土炕烧得滚热,炉子里煤块燃得通红……家家户户,屋子里灯火通明,院子里彩灯闪烁,鞭炮齐鸣,年味就在这些红红火火中具象化了。
然而,“红火”“滚烫”意味着一天烧掉几十斤煤炭和几大筐柴火。在我们国家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过煤电、电力生产绿色化的当下,广袤农村的能源消费图景中仍有一部分被烧柴煮饭、烧煤取暖的传统用能模式主导。
民生之事,关乎国之大计,系于万家冷暖。当前,农村能源革命正以少数县乡试点快速推进,以“星星之火”燃起燎原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能源革命如何更加稳妥有序地打通“最后一公里”,让更多乡村用上清洁、便捷、安全可靠的能源?
在政策设计层面,不可谓不给力。“煤改气”“煤改电”的技术路线图中,政府补贴、设备招标、管道铺设构成标准的政策工具箱,数年积累,全国燃煤锅炉减少80%以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基本完成平原地区冬季取暖散煤替代。有些农村也搭乘上“风光”的东风,“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打开了农村新能源发展的广阔空间。农村土生土长的生物质能也在因地制宜、多元化开发利用的道路上迈上新台阶——截至2024年底,全国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容量0.46亿千瓦,同时因地制宜推广生物质能清洁取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等发展生物天然气。
农村地区的社会运转具有独特生态逻辑。有时,政策落实与乡土现实之间有着某些特定的程度的错位——东北农村零下20多摄氏度的寒夜里,不少老百姓宁愿把免费发放的“电炕”放到一边,依旧睡在土炕上,理由很简单:用电要交电费,烧炕的秸秆却不花钱。如同城市居民关心阶梯电价一样,农民们考量着烧柴火与买蜂窝煤哪个更划算。
技术适配性的困境同样突出。德国成熟的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移植到中国农村后,遭遇了原料收集半径过大、设备维护成本过高的现实瓶颈。要知道,在我国广袤农村地图上画出令人满意的能源网络,农村的人口结构、人们传统的能源认知、田间地头的复杂地形、分散居住形态、作物生长周期等变量都要被考虑在内。
在错综复杂的农村推动能源革命需要破解一道又一道难题。好在,人民群众身处生产生活的第一线,位于创新创造的最前沿,对实践的变化感知最灵敏、感受也最真实。在农村能源革命的破局之路上,同样需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
陕西某地创新的“光伏+农业”模式,让大棚顶部的太阳能板既发电又遮阳,这种空间叠合技术创造了双重收益。在苏北农村,小型生物质发电站将秸秆转化为社区电力,同时产出草木灰肥料,形成了闭环式能源—农业耦合系统。这些实践表明,农村不是能源革命的被动接受者,而可完全成为创新策源地。浙江推行的“能源服务包”制度,将分散的补贴整合为个性化解决方案,农户可以自由选择“光伏+储能”或“沼气+热泵”组合。当山东农校开设“新能源农业”专业,当返乡青年直播生物质颗粒燃料制作的步骤,当村规民约纳入清洁能源使用条款,一场静悄悄的观念革命正在发生。能源转型成为充满乡土智慧的创新实践。
农村能源转型同样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需要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引下稳中求进、久久为功,更需要激发广大农民的参与感和创造性,让“星星之火”更快更好地燎原。
据漯河市纪委监委消息:漯河市委巡察组副处级巡察专员张国诚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漯河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福耀科技大学公布了:首届招100人以内,年学费5460元!大四到境外名校学习一年,与剑桥、牛津、斯坦福等合作
据《福州晚报》3月22日消息,今年该校计划招收100名以内学生,学费每年5460元,采取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本科阶段将获得双学位。
3月25日,湖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第一次全员会议在武昌举行。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张爱国作了关于提请罢免蒋超良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的议案的说明。蒋超良 资料图蒋超良出生于1957年8月,曾任吉林省省长、湖北省委书记等职。
大型打脸现场!曾说不会上班的#张本智和官宣4月入职丰田 网友笑翻送祝福
“订婚案”刑事二审庭审结束,被告人家属:女方未出庭,也未当庭宣判,”一起期待好的结果“
美军绝密战争计划泄密,特朗普懵了:我一无所知!万斯等18名高官群里混进个记者,白宫:群聊拉错人了!入群记者:一直以为是假的
当地时间3月24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白宫当日承认,特朗普政府的几名高级官员使用一款非机密聊天应用程序讨论了高度敏感的军事计划,其中无意添加了一名记者进入群聊,这一事态迅速引起国家安全机构的批评。
“千禾0”零添加酱油背后:食品专家称零添加剂既不更安全,也不更营养健康
今年3月,《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检验测试的机构送检了13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12款检出镉,7款检出总砷。
攀枝花一幼儿园6岁儿童被筷子插入鼻子致穿孔,园方:其他孩子撞的,家长索赔50万
极目新闻记者 唐佳燕3月24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自己6岁的儿子在攀枝花实验幼儿园悦山府衙校区被筷子鼻子,导致鼻穿孔。25日,涉事幼儿园工作人员和记者说,事发于2024年11月,该生在洗筷子时被同学撞了一下,筷子鼻子,致使鼻穿孔,目前已修复正常在校上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