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8月1日,天津大学发布音讯,我国闻名流体力学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
产品介绍
8月1日,天津大学发布音讯,我国闻名流体力学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声誉院长周恒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8月1日8时54分在天津去世,享年96岁。
2021年,天津大学发布了一条题为“92岁周恒院士骑自行车去办公室做科研”的短视频,播放量到达20万。视频里,满头白发的周恒从办公室出来,骑着自行车回家。
不为人知的是,重生入校,他总会悄悄地跑到天津大学北洋教育展开基金会,给“北洋励学金”项目捐款赞助困难学生。他总是要求保密,觉得捐款让他人理解会不好意思。这一“悄悄”捐款就捐了200万。
天津大学官网8月1日发文称,弥留之际,周恒吩咐自己的学生:“我病了,现已不能评论问题了,少来医院,毫无意义,多和一线专家联络,他们更了解工程实在的状况。”
周恒本籍福建浦城,1929年11月出生于上海,后考取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前身),并留校任教,走上了力学教育和研讨的路途。
1981年,周恒到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通过一年多的考虑,周恒开端发现了活动稳定性非线性理论的缺点,并在后续研讨中提出了线性化问题非中性状况的非线性理论新方法,展开了活动稳定性理论。因在活动稳定性上的研讨成果,周恒在1987年取得国家天然科学奖二等奖。1993年,周恒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
进入21世纪,考虑到航空航天技术展开的火急需求,周恒与搭档逐渐将研讨要点从不可压缩流体的活动转向可压缩流体的活动。
“造飞行器,跟造马车、造船不一样,从实践中渐渐试错,再一点点改善的途径不现实,数据模仿要先行。”周恒说,他不断呼吁力学工作者要面向重要工程技术问题,提炼出新的力学问题,这样既有助于新技术的展开,又能开辟新的力学范畴。他自己也事必躬亲,常常主张和协助青年教师展开空气动力学新问题的研讨。
2014年,周恒得知我国在展开新式飞行器时发现现有的核算空气动力学不能给出满足准确的空气动力学参数时,便和其他院士一起剖析了或许的原因,提出了需求研讨的空气动力学新问题。
从2017年开端,他主张并详细协助一位青年教师展开了这方面的研讨,甚至在85岁时,进入了一个对他来说的全新范畴——淡薄气体力学范畴,并取得了实质性发展。
他还长时间据守教育一线,重视培养学生的立异才能和科学素养,亲自为本科生教学“流体力学”等根底课程,直到上一年,95岁高龄的他,仍在辅导科研。
“纵观我这一生,应该说绝大多数都是顺畅的。能做的已完成了。” 周恒生前如是说道。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